AM730 – 22 JULY :「5F」易生膽石微創切除少創傷
外科專科王喬峯醫生表示,根據一些以前的數據,估計香港人口當中有5-10%患有膽石。「2002年公佈的一個全球統計顯示,中國人患有膽石的比率大約是5%,和東南亞其他城市的比率差不多。但到了2009年,一份研究數據指出中國人口的患膽石率已去到10.7%,反映膽石疾病在中國地區和香港都不斷上升,相信和高油膩飲食以及快餐文化息息相關。」
特別容易生膽石的高風險群組,原來是「5F」:
Fat (肥胖)
Female (女性)
Forty (四十多歲/中年)
Fertile (多產婦)
Family (家族史)
「其中,女性患上膽石的風險比男性高一倍;而隨著年紀增長,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都會增加。但隨著停經年齡之後,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差距會慢慢縮窄。」王醫生指出,「女性風險較高的原因和荷爾蒙有關。雌激素本身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比例。而孕激素會減低膽鹽(bile salt)的分泌輸送,也會抑制膽囊收縮。在荷爾蒙影響下,膽汁變得特別濃縮、過份飽和而形成結晶膽石。」
他特別提醒,這種風險在第四代孕激素避孕藥中較明顯,所以服用避孕藥前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治療方面,服藥溶解膽石的成效並不理想,只有小部分研究顯示一些藥物對溶解小於5mm的膽石有幫助。所以治療膽石的黃金標準始終是「微創膽囊切除手術」。「有人會問,可否切開膽囊取出石頭來代替膽囊切除?答案是無效,因為以往研究顯示這種方法復發率極高,治標不治本。而且打開膽囊過程當中,膽汁有機會引發腹膜炎。當然,微創膽囊切除屬於全身麻醉手術,也有一定風險。例如流血、傷及附近器官如大血管、膽管等。尤其膽囊曾經發炎的病人,手術部位可能異常黏連,微創有相當難度,甚至需要進行傳統手術才能安全取出膽囊。幸好近年透過使用吲哚菁綠(ICG)螢光膽道造影技術,讓外科醫生在微創膽囊切除手術過程中能更精準識別總膽管位置,減少創傷風險。」
小部分病人術後初期吃較油膩食物後會容易腹瀉,但對大多數人屬於短暫的情況,當身體適應後問題便會逐漸消失,可以正常生活。「切膽之後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影響膽汁生產分泌及消化功能,不過依然要注意術後保養,少吃高脂肪及油膩食物,不要暴飲暴食。」王醫生提醒。